
游戏截图
游戏介绍
文昭皇后橙光游戏内置菜单版是一款充满古典韵味的橙光情感游戏,玩家将化身为甄宓,开启一段属于她的传奇人生。扣人心弦的情节发展,令人唏嘘的命运走向,在重重困境中,你会如何抉择?
文昭皇后橙光游戏内置菜单版游戏背景:
江南有大小乔之美名,河北则以甄宓之娇俏著称。在那个由英雄豪杰主宰的三国时代,有一位女子的名字与大小乔齐名,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她便是甄宓——传说中让曹家父子三人倾心的绝世佳人。她先是成为冀北豪门袁绍之子的儿媳,后又成为魏文帝曹丕的正妻,去世后被追封为文昭皇后。
本作以甄宓的人生为蓝本,虽基于部分历史事实展开,但更多是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。作品中的角色与真实历史人物存在较大差异,作者通过艺术加工赋予了他们新的生命,只为呈现丕甄这对经典CP的美好结局,请勿过度解读内容与历史的关联。
文昭皇后橙光游戏内置菜单版游戏剧情:
在她短暂的生命旅程中,袁熙、曹丕、曹植这三位男性究竟占据了怎样的位置,无人知晓。
然而,在她仅有的四十年岁月里,真正给予她关爱、陪伴她生儿育女的男人,既不是袁熙,也不是曹植,而是曹丕。
然而,言语终归虚妄,承诺也未必可信。高居首阳山巅的曹子桓,终究辜负了甄宓的深情。
有人认为这是他一生的污点,也有人觉得,像他这般深沉谋略之人,唯有同样机智敏锐的郭氏才能与之匹配,而甄宓那般清高自持的性格注定无法赢得帝王之心。
无论后人如何评说,这些都已成为过去。他们的相遇仿佛命中注定,结局也早已尘埃落定。
无论是相爱还是相负,只要曾经相遇,便已足够。
文昭皇后橙光游戏内置菜单版结局信息:
袁熙结局:一脉香烟ed(已完结)/ 守节而亡be(已完结)
曹丕结局:爱恨俱灰te(已完结)/至亲至疏if be/并肩天下if he
曹植结局:顾望怀愁ed(已完结)
文昭皇后橙光游戏内置菜单版游戏攻略:
【进入IF线前的选项】
(第一章 待字闺中)只是睡久了→婉转推辞不嫁→读《六韬》→读《六韬》→怨过
(第二章 袁府生涯)《六韬》→想留下安稳度日→在房内看书练字→在房内看书练字
(第三章 命中注定)谦虚回答→我不想背负恶名
(第四章 新婚燕尔)无
(第五章 十年专宠)曹丕《登台赋》→登高台以骋望,好灵雀之丽娴……→诗赋的内容不对劲
此时心计满15进入(第五章 十年专宠 IF路线)
(第五章 十年专宠 IF路线)看这字迹……当是四郎。→不是
(第六章 世子之争IF路线)是
这是IF路线通向【并肩天下 结局】的选项,只需在进入IF路线后全部选错(选择与上述攻略不同的选项),即可提前进入【至亲至疏 结局】(已完结)
文昭皇后橙光游戏内置菜单版玩家评价:
文昭皇后是我初次接触作者作品时的惊艳之作,当时若非if线已被永久删除,这份遗憾或许不会持续太久。然而,te因悲剧色彩反而更显震撼。
甄宓的形象太过完美,出身名门,从小受到良好教育。或许是甄家和睦的家庭氛围,让她并不擅长宫廷中的权谋斗争。她饱读诗书,恪守妇道,再加上令她闻名遐迩的美貌,似乎从出生起就被命运所左右。据史书记载,曹操攻打邺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甄宓的存在,“此女贵不可言”宛如一道魔咒,左右着她的命运。尽管出身中山甄家,她却无法掌控自己的归宿,只因流言蜚语,在袁家与曹家之间辗转反侧。大多数人看重的不过是她的命格,希望以此带来家族兴盛,她如同吉祥物一般被反复交易,却鲜有人问津她的意愿。
袁熙娶她并非出于真心,他与吴氏情深义重。实际上,袁熙并非恶人,他与刘夫人虽以母子相称,但在刘夫人眼中,袁熙不过是个庶出之子,怎能与她亲生幼子相比?他遵从母亲之命迎娶甄宓,在这一点上,他与甄宓有着相似之处——同样的身不由己。甄宓入袁府后如过客般存在,但生活尚算安逸,吴夫人并非那种喜欢刁难妾室的人,但她也有私心。她与袁熙真心相爱,不知甄宓目睹这一切时,心中是否有所羡慕?
对于袁谦,我虽能理解他的行为,却无法帮助他。如果在某日见他放他出城,让他尝到特权的甜头,他日后可能会变本加厉,甚至向甄宓索要官职。即便以史书中甄宓的性子,她也不会答应袁谦的要求,因为自从离开袁府那一刻起,她便与袁家再无瓜葛,以自身为代价保全袁府上下,她已经尽到了责任。
虽然曹丕最终辜负了甄宓,但他无疑是唯一真正宠爱过她的那个人。新婚初见时的惊鸿一瞥,便让他认定这个才貌双全的女子,哪怕两人性格迥异。
说实话,就个性而言,郭女王确实更适合曹丕。曹丕与曹植之间的世子之争,早已暴露了他的野心。在权力面前,儿女情长变得微不足道。而郭女王经历过家破人亡的磨砺,培养出了她的深沉心机和对权力的执着追求。她在这些方面与曹丕何其相似。倘若甄宓稍具心机,愿意助曹丕耍些手段,或许他们的爱情能够更为长久。然而,甄宓如水般温润的性格,又怎会愿意使用卑劣手段去伤害他人?
当曹丕还是个少年时,新婚燕尔的甜蜜足以掩盖这种早已埋下的隔阂。但随着时光流逝,曹丕成长为出色的曹氏子孙,也继承了曹氏子孙的薄情寡义。往昔浓烈的爱意在时间和现实的冲刷下逐渐消退,曾经亲密无间的爱人如今形同陌路。甄宓的才华无法助力他在世子之争中获胜,当爱意褪去,往日平常的话语也变成了尖锐的讽刺。他们之间的隔阂已然无法弥合,往日情分化作了一地鸡毛。
最终,即使曹丕表面深情缅怀甄宓之死,也无法改变他自己酿成这一悲剧的事实。没有他的默许,谁敢动魏文帝的妃嫔?尽管他感慨万千,却无法否认他对甄宓的感情早已消逝。昔日的浓情蜜意,最终化为爱恨交织的灰烬。他时常感怀甄宓之死,却连追封都不愿,也不愿再见她最后一面。最后,倒是他的儿子给了母亲应有的体面。此时的曹丕已不再是当年的子桓,而是一个合格的曹氏子孙。每当他感怀甄宓之时,我总会联想到雷雨中的周朴园哀悼梅侍萍。他早已厌倦了留守邺城、容颜老去的甄夫人,他怀念的是袁府初见时,抬头看向他的那位风华绝代的甄宓。此刻的甄宓,不过是他故作深情的情感寄托罢了。正如任氏所言,曹氏子孙一贯薄情寡义。
感谢作者为我们带来了如此优秀的作品。在玩过文昭皇后之后,我对三国的认知不再仅仅局限于三足鼎立。这次重置加入if线,真的弥补了我之前的遗憾。